Thursday, 23 February 2012

后巷

Jalan Acheh, 乔治市一隅
最近喜欢到战前老房子转。农历新年前去了牛车水一带,看看那里整洁的老巷子。去了茨场街,也去了槟城,走走那边的老街。


喜欢老建筑。觉得先人很有心思,专门给单调的门框、窗户做装饰物。久而久之,变为现在人所谓的architecture merit。


老房子的住户,如果不是店铺,门永远都紧闭。比较有钱的住户,把门面刻意装潢,堂皇亮丽。有点不真实。


因此我特别喜欢老屋的后巷。难道我有偷窥的变态心理么?嗯,也许有一点点。只有后巷才能让我感觉到老屋真实且“活”的一面--住着怎样的住户,他们在屋里干什么。


由于后巷鲜有人经过,所以屋主也不避忌隐私。常常后门户大开--或准备下一餐的菜肴;或与邻居高谈阔;或妈妈打骂小孩的声音--一切都那么的真实。时代变迁,老房子的主人一直在更换,人们在后巷的日常生活却从没变过。看似紧闭的前门和宁静的走道,到了后巷却截然不同。




左眼大脚印中写了很好的一句话:
“活”的画面一旦被定格,即使你看不到任何人影,仍然可以感觉到人烟;这些人烟可以是晾晒的衣物、花盆、炊烟、垃圾,或只是当时的光粒子飘散在空气中的氛围。


老屋的后巷会让你更深深体会这句话。


门面光鲜,后墙却不修边幅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